"匠心智策
医生,最近乳房总是胀痛,摸起来还有硬块,尤其来月经前或者跟人置气后更明显,是不是长了不好的东西?会不会是乳腺癌啊?
"
(图片由AI生成)
其实,这些情况大多和乳腺癌没直接关系。乳房胀痛伴随月经周期变化,或是在情绪波动后加重,更可能是乳腺增生的表现。这类疼痛往往和体内激素水平波动相关,就像乳房在“闹情绪”,虽然会让人不适,却很少是乳腺癌的信号。
真正需要警惕的是:乳腺癌在早期往往“不痛”。它悄悄生长,等你感觉到疼时,常已步入中晚期。
所以请记住:
痛,不一定就是癌;而不痛的肿块,才更危险!
乳腺癌:
藏在“无痛”里的危险本质
很多人对癌症的印象是“疼痛难忍”,但乳腺癌在早期却常常表现得“悄无声息”。它的疼痛特点,会随着病情发展逐渐显露:
01
早期:无痛肿块是典型信号
多数早期乳腺癌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疼痛,首发症状往往是乳房里摸到一个无痛的小硬块。这个肿块通常质地较硬、边界不清,摸起来像“石头”一样,而且不会随着月经周期消失或变小。
少数人可能会有轻微的隐痛、刺痛或胀痛,但程度很轻,就像衣服摩擦皮肤的不适感,很容易被当成“累着了”“乳腺增生犯了”而忽略。
02
中晚期:疼痛才会逐渐“显形”
当肿瘤长大,侵犯到周围组织、压迫神经或血管时匠心智策,疼痛才会变得明显。
这时的疼痛多是持续性的,可能是钝痛、牵拉痛,甚至是尖锐的刺痛,而且不会因为休息或情绪平复而缓解。
同时,乳房还可能出现其他“报警信号”:乳头突然内陷、乳房皮肤像橘子皮一样变粗糙、腋窝摸到肿大的淋巴结等。
03
这些特殊情况,疼痛≠病情信号
有些患者本身有乳腺增生,同时又有乳腺癌,这时的胀痛可能是增生引起的,容易让人误以为“只是老毛病”。
还有些患者在治疗期间(比如手术后伤口恢复期、放疗后皮肤反应期)会出现疼痛,这是治疗带来的组织损伤或神经刺激,和肿瘤本身的进展不一定相关。
这里必须强调:疼痛从来不是乳腺癌的“标配”。不能说“乳房不痛就没事”,更不能觉得“乳房痛就是癌”。判断是否有问题,关键看那些“不声不响”的变化。
识破陷阱:
这些信号比疼痛更该警惕
如果发现以下情况,哪怕没有疼痛,也一定要尽快就医检查:
- 乳房出现无痛性肿块,尤其是质地硬、边界不清、活动度差的;
- 乳头无故溢液,尤其是血性、浆液性的溢液;
- 乳房皮肤出现异常,比如局部凹陷、橘皮样改变、红肿或溃疡;
- 乳头、乳晕发生改变,比如乳头突然内陷、乳晕脱皮或瘙痒;
- 腋窝淋巴结肿大,摸起来硬、不痛、可活动或固定不动。
远离乳腺癌:
预防要做好这几点
01
定期筛查是关键
❁ 20-39岁女性: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检查;
❁ 40岁以上女性: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超声+钼靶检查,高危人群(有家族乳腺癌病史、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)需遵医嘱提前或加强筛查。
02
减少可控危险因素
❁ 保持健康体重,避免长期肥胖;
❁ 规律作息,少熬夜,减少内分泌紊乱风险;
❁ 合理饮食,少吃高脂、高糖食物,多吃新鲜蔬果、全谷物;
❁ 尽量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,如需使用需严格遵医嘱。
03
学会自我检查
每月月经结束后7-10天,可对着镜子观察乳房形态是否对称,触摸乳房和腋窝是否有异常肿块,一旦发现变化及时就医。
乳房疼痛往往是身体的“良性提示”,而那些无痛的异常才可能是乳腺癌的“温柔陷阱”。记住:关注乳腺健康,别被“痛不痛”误导,定期检查、及时发现异常,才是远离乳腺癌的最好方式。
来源:乳腺科 曹灵芝
审核:乳腺科副主任 朱婧
编辑: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
匠心智策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